从成分和出现液晶相的物理条件来看,液晶可以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大类。把某些有机物加热溶解,由于加热破坏结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,就是如前面所说由于温度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。把某些有机物放在一定的溶剂中,由于溶剂破坏结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溶致液晶,它是由于溶液浓度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,最常见的有肥皂水等。目前用于显示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是热致液晶,而在生物系统中则存在大量溶致液晶。目前发现的液晶物质已有近万种。构成液晶物质的分子,大体上呈细长棒状或扁平状,并且在每种液晶相中形成特殊排列。
热致液晶是当液晶物质加热时,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呈现出各向异性的液体。用于显示的都是可工作在室温上下的热致液晶。大多数液晶分子长度为几十埃、宽度为几埃。
液晶分子都是有序排列的,根据排列的不同,热致液晶分为向列相、近晶相和胆甾相三种液晶相。
1)近晶相液晶(Smectic liquid crystals--S型)
Smectic由希腊语而来,是肥皂状之意,因为这种类型的液晶在浓肥皂水溶液中,都显示特有的偏光显微镜像,因而命名为皂相。分子分层排列,有同一方向,比较接近晶体,故译成近晶相。近晶相液晶由棒状或条状分子组成,分子排列成层状,层内分子长轴互相平行,其方向垂直于层面,或与层面倾斜排列。因分子排列整齐,其规整性接近晶体,具有二维有序性。分子质心位置在层内无序,可以自由平移,从而有流动性,但层内分子之间作用力大(粘滞系数很大),层间分子作用力小,不能在上下层之间移动,每层厚度约2~3?。因为它的高度有序性,近晶相经常出现在较低温的范例内。近晶液晶粘度大,分子不易转动,即响应速度慢,一般不宜作显示器件。
2)向列相液晶(Nematic liquid crystals--N型)
Nematic也是由希腊语而来,液晶的薄层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时,呈现丝状型结构,故称之为丝相。他子位置杂乱,但方向大致一致,故译向列相。向列相液晶由长、径比很大的棒状分子组成,分子质心没有长程有序性,具有类似于普通液体的流动性,分子不能排列成层,能上下、左右、前后滑动,只在分子长轴方向上保持相互平行或近似平行。
从宏观上看,向列液晶由于其液晶分子重心混乱无序,并可在三维范围内移动,可以象液体一样流动,所有分子的长轴大体指向一个方向,使向列液晶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特性(折射系数与介电常数,沿着及垂直于这个有序排列的方向而不同),而在电学上又具有明显的介电各向异性,这样,可以利用外加电场对具有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分子进行控制,改变原有分子的有序状态,从而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能,实现液晶对外界光的调制,达到显示的目的。向列相液晶已成为现代显示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液晶材料。
此外,与近晶相液晶相比,向列相液晶的粘度小,富于流动性.产生这种流动性的原因,主要是由于向列相液晶各个分子容易顺着长轴方向自由移动.事实上不上向列相液晶的粘滞系数只是水的粘滞系数的数倍.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,对外界作用相当敏感,因而应用广泛.
3)胆甾相液晶(CH)
由于这种液晶最早是从胆甾醇类物质中发现的,是胆甾醇在经过脂化或卤素取代后,呈现液晶相,故称之为胆甾相。这是一种分子成扁平状,排列成层状的液晶材料,层内分子互相平行,分子长轴平行于层平面,不同层的分子长轴方向稍有变化,沿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状结构。当不同的分子和轴排列沿螺方向经历360°的变化后,又回到了初始取向,这个周期性的层间距离称为胆甾相液晶的螺矩(p)。
向列相液晶与胆甾相液晶可以互相转换,在向列相液晶中加入旋光材料,会形成胆甾相,在胆甾相液晶中加入消旋光向列相材料,能将胆甾相转变成向列相。
胆甾相液晶在显示技术中很有用,TN、STN、相变(Pc)显示都是在向列相液晶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胆甾相液晶而获得的。